第(2/3)页 这件瓷器是以宝石蓝为底,用白釉彩绘萱草,花果。 白萱草与花、果均有细部刻花。 当然,这一次陈文哲是做黄釉瓷器,所以他要彷制宣德时期的黄釉瓷。 黄地釉花卉纹大罐就算是普品,因为纹饰不特殊。 大罐这种器型也很普通,能值得一说的也就是釉料了。 而想着这样的瓷器,宣德时期并不少见。 像是宣德时期的黄地青花萱草纹大盘,口径35.4厘米,足径24.8厘米,高6.2厘米,绝对的大盘。 它撇口,弧壁,圈足,褐砂底,在白釉处加填黄彩,再经低温烧烤而成。 萱草又称“宜男草”,为明代宫中喜栽植物。 做一只大盘,看着器型简单,但是真正做起来,可没有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。 不说黄釉,就算是青花,只要盘子够大,也是很难烧成的。 还是说宣德时期,那时烧成难度很大的莲纹盘,加上有着高超技艺的凤纹瓶,都是其中的经典。 宣德青花龙穿缠枝莲纹盘,是明嘉靖时期的作品,口径超过70厘米,高6.8厘米足径55厘米。 比宣德黄地青花萱草纹大盘,还要大不少。 这只盘敞口,弧壁,圈足。 内外青花装饰,内底绘两条五爪龙首尾相接,穿行于缠枝莲中。 内壁绘缠枝莲纹,枝蔓上结有八朵莲花。 外壁绘四条五爪龙,首尾相接穿行于缠枝灵芝中。 口沿下一空白处,自右向左署青花楷体“大明嘉靖年制”六字横排款。 外围青花双重长方框,圈足内涩胎无釉。 此盘形体硕大,在明代御窑瓷盘中堪称巨型盘。 在明代生产力水平条件下,这种口径达70多厘米大盘的烧成难度很大。 有明一代,这种大盘主要见于宣德和嘉靖御窑瓷器中。 再说回黄地,也就是黄彩瓷。 像是红地黄彩缠枝莲纹葫芦瓶,现在传世的有一件嘉靖时期的。 它高45.1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13.4厘米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