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埋藏时间越长,则在文物中产生的电子和空穴越多,因此热释光越强。 所以,利用热释光技术,还可制成辐射剂量计。 陈文哲了解这种技术,自然是为了了解热释光断代。 热释光断代,是指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,来进行断代的技术。 适用于陶器,及其他火烧粘土样品。 测定年代的范围,可达数十万年。 陶器是用粘土烧制的,一般粘土中都含有微量铀、钍和钾等放射性物质。 它们每时每刻,都受到各类辐射的作用。 当陶器烧制时,高温把结晶固体中原先贮存的能量,都已释放完了。 自此以后,重新积累能量,随时间而增加。 放射性愈强,年代愈久,热释光量就愈多。 即热释光量,与所受的放射性总剂量,成正比。 只要测出陶器中铀、钍和钾的含量,周围土壤中的辐射强度和宇宙射线强度,定出自然辐射年剂量,即可计算出陶器烧制的年代。 所以,只要了解热释光,就知道使用辐射的方法,想要如同避开碳十四鉴定方法一样,避过热释光鉴定,几乎是不可能,因为太难以把控了。 当然,陈文哲现在只是彷制,不是彷古,也不会做旧。 自然也就不怕别人鉴定,所以,他只想要瓷器呈现出最好的效果。 这样一来,如果完美复刻古人的工艺,反而不是最好的选择。 不说古代的工艺,只是古代的原材料,他就很难完美复制出来。 就算他有作弊器,知道古代使用的各种原材料产地,他也很难完全恢复古代的环境。 所以,想要完美呈现出古代瓷器的美,最好的方法,反而是使用现代化学青料调配颜色。 而这,就需要了解瓷器的呈色。 现在陈文哲只是想要研究青花瓷,所以他必然要了解历代一来青花瓷器的呈色情况。 发色从功能上讲,呈色是用做瓷器断代最有利工具。 从审美上讲,它记录了几百年的皇家审美演变史。 甚至皇帝的个性,都表现在其中。 比如他知道的,最顶尖最经典的应该是有七种呈色效果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