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孟益扫了一眼赵国相背后之人,稍微偏过头看着刘备说道。 “刘太守不常来中原走动,可能对中原人才不太清楚,那人是颍川荀家的,荀衙,他本人名声不显。 但他父和他叔颇有名望。 他父荀昙,乃是八骏之一,与赵国相的父亲是至交好友。 他叔是荀氏八龙。 想必赵国相这次出颍川,从老家拉了不少人才出来了。” 听到这,刘备明白了,荀家人啊。 不过,这家伙年岁怎么看怎么大啊,胡须都半白了,据刘备估计,这种岁数的老头子轻易不会出仕,应该是看在赵国相的面子上才出来的,自己拉拢的希望总感觉不会很大啊。 想了一会开口问道。 “义山,他有没有什么儿子啥的。” 孟益盯着堂中之人,随口说道。 “好像有个儿子,叫...额,暂时记不起来了。 不过他那死去的大兄荀彝,倒是有个儿子很有名望,叫荀攸,荀公达。” 荀家的事,孟益只对那几个颇有名望之人,才能记住,不出名的,完全记不住谁是谁。 像什么八龙的几个儿子啊... 话说,荀大龙儿子叫什么来着... 孟益又开始走神去想荀大龙儿子叫啥了。 言归正传。 此时,赵国相开口道。 “诸位,咱们直接强攻吧,虽然本相也不愿这样,此法损失的士卒太多了,但是除了此法,咱们暂时也没别的好办法了。 一边向陛下索要物资,一边打造攻城器械。 四面城墙都要攻。 中山相自己一人负责南门,老夫和常山相负责东门,太原太守和上党太守进攻北门,河内太守和魏郡太守进攻西门。” 几位郡守听到这,也就点了点头,暂时也没啥好办法,就这样吧。 第(3/3)页